2014-4-5 血泪历史被忘记,是否一定会用重演来刷新人们的记忆?

2014-04-06 23:24 阅读(?)评论(0)
当清明节成为一个公假,各路人马忙着借故四游之际,
那些曾是血泪交织的地方、
那些曾被硝烟笼罩的地方、
那些为了民族独立而英年早逝的壮士们长眠的地方、
。。。。

   可曾被人记起?可曾被人们牵挂?可曾被路人关注?

   继2010年秋、2012年清明之后,又是清明时节,我还要再去看看那些魂魄安息的地方
    时逢周六,没有阴云惨雾,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,翘课乐水徒步,我要去那距东直门136公里外的地方:古北口镇。 镇外有座小小的墓园。
    当年,为抗击日寇进犯,曾有数千中国儿郎战死于此,史称:抗战古北口战役。当然时任长官之一:杜聿明是全身而退了,而更多将士的魂魄就一直留在了这里。

    当年对残长城好奇,才去到了古北口,才知道了那惨烈的一幕的些许碎片。
    现存的烈士陵园很小,也远没有当下一些‘土豪’墓的气派,20步乘20步大小,中间一个肉丘坟,之所以说是肉丘坟,是因为相传战役结束,当时的国军败退,到处都是遗骸和鬼子,某道士,顶着刺刀、冒死从上山背回了几百具国军的遗骸,合葬在一起,才有了这个大坟。
    当时的条件自然是无法确切知道都掩埋了谁,只知道埋在这里的、仅可能不足阵亡者的十分之一!还有更多的没机会掩埋,就长眠于周围的山林间,血脉归于大地!
   想象一下,即便是这里掩埋的这几百人,若是健在,全副武装列队,足以挤暴这墓园!这就足以令人叹息了。
 
    于是每到清明,忍不住想去那里看看,看看那里是否都安好?当地人是否都安好~~?

    乐水行活动的图标   
      如图包括几个要素:
     ‘乐水’组合变体字

      乐水行的英文译文:walk water wonderful、
      成立日期:2007.3.17
      背景为:“环球小脚丫” 或 “一路走来的好水滴”


    听闻我的计划,大清早,5:30 张GZ老师不顾病痛,也一同赶车前往。让这次追忆之旅才没那么寂寥。

让照片留下些时光片断吧

隧道前,去往墓园的路牌还是那么残破

阳光明媚,河水畅流,鸟鸣清脆;不再闻硝烟和炮声。。。

碑亭依旧少人光顾,立柱的颜色几乎退尽了

碑文:


墓园大门: 对联:精忠魂魄气壮山河,大好男儿光争日月。 横批:铁血精神

有资料说这里安葬的是400多人,但知情者寥寥,恐难以核实了


祭拜没有奢侈品,二锅头是必须有的

张老师行军礼,我鞠躬

旁边简陋的纪念馆还在收高价门票,来的人都为清明节还在发烈士财愤愤不平


山杏花,满山遍野,在强风中怒放,犹如有魂灵所遣,散布于各个山头渠边



看看这潮河水,听听这风声


相比于外面的灿烂阳光,大花楼里阴冷,河道里来的劲风吹得风衣都紧裹在身上,不住地扑扑响~!

回到阳光下,看着鲜花、坦途,现代的人们可还会想到:这好日子曾付出多大代价?这幸福曾来的那么不易么?80年弹指一挥间,历史在村民中就淡忘了,就能被淡忘么?!



举目四望,到处是怒放的山杏花,守着每一个山头、坡壑。。。


面对大好河山,您作何感想?

北关城门在重建中



农家乐做得红火

看看多安宁的日子?


村边的七勇士墓,被很多村民都淡忘了。黑色的大理石墓碑是民间有识之士出资重修的(撰写碑文的白先生去年过世了)。原先因敬畏中国战神,日军给立的木碑,早因年代久远和历代运动,不知所踪了。

碑文写的虽然不算美文,文中细节也实难考证了,但字里行间对英烈的那份敬意,我们读到了,钦佩由衷


看看这些娇艳的花朵,




再看看那些只关心眼前利益、对历史近似无知的、还不如我们远来客关心的村民,不是是该喜还是忧。。。。
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5-12-30 00:42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:http://blog.sohu.com/outdoor/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